2025年银行股狂飙:农业银行登顶“市值王”配资平台排行,险资政策双轮驱动
2025年8月21日,A股市场见证了一场金融盛宴:农业银行(以下简称“农行”)股价扶摇直上,盘中触及7.24元的历史峰值,最终以7.23元收盘,单日涨幅高达2.12%。至此,农行年内累计涨幅已突破40%,月线强势录得六连阳,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。
板块联动,群星闪耀
当日,银行板块集体迎来爆发,除农行外,邮储银行亦同步刷新股价纪录,青岛银行、中信银行等多只银行股纷纷跟涨,整个板块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,整体涨幅超过10%。
“新市值王”加冕:戴维斯双击效应显现
早在8月6日,农行A股市值便已突破2.11万亿元大关,历史性地超越工商银行,荣登A股“市值王”宝座。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,归功于其A股流通股较工商银行多出近500亿股的优势,以及年内股价涨幅(农行40% vs 工行17%)所形成的“戴维斯双击”效应。如果将时间线拉长,农行过去三年累计涨幅高达145%,成为国有大行中唯一连续三年跑赢行业的佼佼者。
“农村基因”:政策红利下的独门利器
展开剩余75%农行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,与其深厚的“农村基因”密不可分。数据显示,农行超过40%的贷款投向县域,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,增速高达12.3%。此外,农行还独家代理了80%的农村社保资金,其覆盖98%县域的2.3万个网点,有效触达了5亿农村用户,构筑起政策与渠道的双重壁垒。2025年,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码,财政部对县域消费贷实施贴息政策,农行于9月1日率先响应并执行,直接刺激了信贷增量。
险资疯狂扫货:价值重估的催化剂
在农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,险资的疯狂扫货扮演了重要角色。2024年,农行分红总额高达846亿元,A股股息率达7%,H股受益于免税政策,股息率更是高达7.4%,位列四大行之首。平安人寿上半年斥资140亿港元增持34亿股农行H股,持股比例突破14%,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力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1.64%,而银行股平均股息率高达5.3%,形成了近4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,使其成为资产荒时代的“避风港”。年内,平安、新华等多家险企已11次举牌银行股,北向资金二季度亦增持银行股26.7亿元,被动基金单季度净流入高达459亿元。公募基金的银行股仓位也从2.11%大幅提升至4.88%,显示出强烈的低配补仓需求。
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齐升:基本面支撑强劲
农行基本面的持续向好,也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坚实支撑。2025年一季度,农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.2%,成为国有大行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银行(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均为负增长)。其拨备覆盖率高达297.81%,居行业前列,超额拨备释放空间充足,不良贷款率降至1.28%。优异的资产质量支撑了盈利的确定性,中泰证券更是直言其“红利属性四大行最强”。二季度,存款利率降幅大于贷款端,5月非对称降息有效改善了银行的负债成本,净息差从1.34%开始边际企稳。此外,地方化债加速与地产白名单扩容,推动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6个季度下降至1.12%,拨备覆盖率升至246%。
估值洼地:未来可期
尽管农行股价已创历史新高,但其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。目前,银行板块市净率仅为0.61倍,农业银行为0.97倍,仍处于破净状态,较其他五大行存在24%的估值差。摩根大通明确表示看多,认为净息差趋稳叠加手续费回暖,A/H银行股潜在涨幅分别为15%/8%。中金公司则明确指出配置方向:高股息大行(农行、邮储)有望充分受益于险资红利,优质城商行(江苏银行、成都银行)则凭借区域经济优势实现突围。值得一提的是,江苏银行一季度利润增速高达15.2%,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更是以516%冠绝行业,这两家区域银行年内涨幅均超过20%。在零售银行方面,招商银行净息差2.02%远超同业,平安银行则凭借科技赋能实现消费贷复苏,成为增量资金的次优选择。
综上所述,农业银行的强势崛起,是政策红利、险资扫货以及自身优异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在银行股整体估值偏低的背景下,农行作为高股息、低估值的代表,有望继续获得市场青睐,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"配资平台排行
发布于:四川省明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